随着国内疫情接近尾声,复工复产的速度正在决定企业的生死。靠人力堆积生产力的时代已然过去,智能制造以及信息化管理才是长久之道。技术的落地也进一步推进了数字化企业建设,慢慢的变多的公司开始推进智能工厂及数字化工厂建设,以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损失,实现降本增效。
在ITS深圳工业展举办的线上活动中,武汉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易平博士分享了数字化建设如何为公司能够带来高效与便利。益模科技在模具行业信息化建设如模具智能设计、信息化管理、车间自动化以及数字化工厂等方面有十余年的丰富经验。
作为一家提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益模自身也十分重视数字化能力的建设,搭建了完善的OA平台、CM系统、ERP系统、费用报销管控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在日常工作中已经实现了在线办公,易平认为,这为疫情期间的迅速复产复工打下了良好基础。以业务流程管控为例,远程办公降低沟通效率,部分环节停滞,项目无法推进。采用生产管理系统来管控业务流程,管理人员就能从全局着手,查看项目进度,立即处理问题。甚至还可通过工业网络站点平台,把原有固化的流程部署到云端,不管身在何处都能访问。
但他也提出,不是买一套ERP系统就等于上了信息化,而是要在ERP、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OA平台等系统上进行开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流通。在支持技术和设计标准、AR试模、供应链协同上,数字化建设则为企业解决了更多实际性的问题。
明飞模具是家大型塑胶模具企业,采用了益模的专用模具设计软件,得到远程授权后,员工在家里用笔记本电脑就能完成设计工作,同时还能使用公司标准的数据库和统一的设计工具。除了设计之外,编程环节也一样能采用这样的形式实现高效工作。
为了帮助客户减少出差,一站式注塑解决方案供应商东江集团通过AR技术,让客户身临其境看到整个试模的过程,非常清晰、高效、完整。疫情期间,AR试模的方式派上了大用场。
企业复工复产进度不一致造成供应链不畅通,下游企业没办法开展生产,数字化建设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平台汇集供应链上下游的各环节产生的海量数据,公司能够利用和挖掘这一些数据来寻找供应商及潜在客户,在短时间快速实现跨区域合作。
对于企业怎么样做数字化建设,易平也提到,数字化、信息化对企业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要以投入产出比为导向,做好数字化建设的规划,分步实施。
数据采集是物联网的基础,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数据采集和共享不能走入极端,不加选择将所有设备统统纳入采集范围。企业应放弃手工机床等数据价值不高的设备,选择具备核心价值、处于关键工序的设备,以减少相关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
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建设一定要考虑成本投入问题,要和盈利能力相匹配。在选择工业APP或工业系统时,个性化和低成本往往是矛盾的。个性化程度越高,投入成本越高的,只能在在标准的平台基础上,在可配置的范围内,尽可能实现个性化的配置。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数字化建设可以先就业务上的痛点针对性地解决。
制造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还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但这次疫情,让很多已经采用这种基于云端解决方案的企业尝到了甜头。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任何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手段,目的都是为业务服务,帮企业提高效率,减少相关成本,提升服务能力和提高服务的品质。在评估工业网络站点平台是不是适合时,应围绕这些目标进行。
在工厂普遍“缺人”的情况下,自动化能力越强、数字化建设越完善的企业复工效率更加高。采用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的广东新宝电器,在疫情期间的生产和订单量不降反升。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1.8%,之所以能够将疫情压力转危为机,就在于新宝电器多年持续不断的自动化升级改造以及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不单单是新宝,疫情下也有众多企业通过预先构建智能工厂、数字化工厂,实现了防疫复产两不误。
TAG标签 / TAGS
- 上一篇:降低模具成本6大绝招不看你就后悔!
- 下一篇:富裕道路救援_汽车24小时救援汽车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