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倪明通讯员成乡伟、孙卫农、于璐)混凝土试件中植入芯片后,其出产日期、出产厂商、运用项目和运用部位,是否质量过硬,芯片一扫就一览无余,建出来的房子不会得“缺钙病”。在全国建造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作业经验沟通会上,广州的这一立异行动令人眼前一亮。
自从广州制止现场用袋装水泥后,工地不允许现场拌和水泥,而是直接将水泥粉用密闭容器运送至拌和站,通过专业拌和线、混合特别的份额的沙、石等后,组成混凝土,再关闭运往工地运用。有不良施工者为了节省本钱,往往在混凝土的水泥配比上“打主意”,多加廉价的沙、石,少加贵价的水泥,将建造部分现场检测的混凝土试件“调包”,这样建出来的房子患了“缺钙病”,建成后几年内虽看不出端倪,但时刻一长就浑身伤痕。
近期,市建委安排开发了“芯片”信息化办理体系。已在龙归保证房等重点项目中先行先试,在近7000组混凝土试件中植入了20000余块芯片。这些芯片上标注有该批混凝土的制造时刻、地址等信息,可有用根绝“调包”行为,保证混凝土强度等合格。
据悉,广东有挨近4万个在建项目,报监面积达4.7亿平方米,专职质监人员不到4000人,这相当于1个专职质监人员须监管10个工地,100万平方米左右的监管面积。面临如此严峻的局势,破解难题已是刻不容缓。
住宅和城乡建造部信息中心主任倪江波称誉说,广州运用信息化手法的成功探究,为各地质量监督作业供给了具参考价值的立异办理模式。
记者昨日下午在龙归城保证房施工现场看到,一块块混凝土都被贴上了“身份标签”,标签上标有该批混凝土的制造时刻、地址等信息。
检测单位在收件时有必要读取芯片,承认试件身份,在对试件进行压力试验的时分,需再次读取芯片,保证受检试件的真实性。
运用的电子芯片都是通过体系渠道一致预注册、挂号,混凝土体系中将同一个拌和站供给的同一工地,具有同一规划合作比的一个接连浇筑进程的产品混凝土界说为一个批次,每批混凝土都具有仅有的出产流水号,可有用根绝“调包”行为。
据了解,运用该体系后,现在广州市市管保证房的混凝土强度根本高出规划强度要求的一个等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