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6月29日,“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三届数字化的经济论坛(2024年)”在京举行。会议主题为“数字化的经济与新质生产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宇燕致辞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主持开幕式。
高文书表示,数字化的经济是通过数字建设和信息技术推动经济活动的新形态。近年来,我国数字化的经济占GDP比重逐年增加,已成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数字化的经济创造了大量的新型职业和就业机会,催生了大量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推动了各行业的创新和变革。无论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崛起,还是移动支付的普及,抑或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兴起,数字化的经济的创新成果都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希望与会学者深入交流,一同探讨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新路径,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张宇燕表示,理解新质生产力必须关注以下三点:其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为核心标志;要求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通过阐述新质生产力三个底层逻辑——刘安、司马迁定律,熊彼特增长以及奥尔森增长,张宇燕认为,经济学揭示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经济持续迅速增加来自劳动生产率的不断的提高。生产率提高的直接推动力是技术进步和专业化生产与贸易,而间接推动力则是制度条件。要有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得分工和专业化和技术创新有所依据。解析索洛余值的基本构成要素,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可以为咱们提供一把理解新质生产力的钥匙。
主旨演讲环节,南开大学副校长盛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北京大学教授龚六堂对新质生产力、数字化的经济、数字贸易、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刻解读。
盛斌阐述了数字贸易的概念范畴、特点,进而阐明了为何要进行数字贸易监管。他认为,数字化的经济改变了贸易比较优势、货物贸易结构、贸易模式、贸易主体,逐步降低了贸易成本、提升了服务贸易重要性,要求提升传统贸易规则、呼唤塑造贸易新规则。数字贸易监管,总的目标是要实现经济效率、自由、可竞争性与公共利益或公共政策之间的平衡。实现全球数字贸易治理,各国首先要形成国内健全的数字化的经济治理法律与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谈判与协定实现数字贸易治理国际协定与规则,包括多边、诸边、区域与双边形式。
黄群慧谈到,从系统论角度看,生产力系统可从“要素—结构—功能”这三个维度进行解构。新质生产力系统,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劳动对象等要素组成。在产业层面,新型生产力系统结构表现为新型要素优化组合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产业、新兴起的产业、新业态等蒸蒸日上而逐步形成的。新质生产力的功能,则体现为新型生产要素和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带来的生产能力提升和效率改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也正是发展质量的提高过程,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郑新业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传统产业来说,要更新传统基础设施,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数字化,推动传统服务业现代化;对于新兴起的产业来说,要健全新型制,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利用系统竞争力逻辑,开辟新赛道新领域,推行全球竞争新战略。
龚六堂就外部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对本国宏观经济产生负向冲击,应热情参加国际经贸协调,降低贸易伙伴对本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程度。劳动市场摩擦会放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本国宏观经济产生负向冲击,应对劳动市场进行改革,减少劳动市场摩擦。应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减少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本国宏观经济的负向冲击。要全方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论坛设置了数字化的经济人才教育培训圆桌论坛,以及“数字中国与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化的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数字要素与经济效率”“数字转型与绿色发展”四个平行论坛。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者参加论坛。
论坛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承办。
原标题:《社科资讯 以数字化的经济促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三届数字化的经济论坛(2024年)举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