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的第三场集体采访。今天我们邀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7位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有关情况,并与大家进行交流。
下面我逐一介绍一下他们: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同志;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同志;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同志;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同志;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同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同志;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沈丹阳同志。
下面首先请山东省代表团白玉刚同志作介绍。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山东代表团共有代表74名,是省市区代表团中人数最多的代表团。几天来,各位代表讲发展、话成就、展前景,热烈讨论。正在北京展览馆开展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山东展区,有山东自己研发制造的时速600公里磁悬浮高铁,有世界上现在热效率最高、达到51.09%的潍柴发动机,有直播连线的青岛港无人值守全自动化大型集装箱码头,正在央视八套播出、曾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三泉溪暖》,反映的就是山东三涧溪村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
山东是有1亿多人口的大省,山东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就是新时代这十年全国发展变化真实具体的缩影。欢迎媒体朋友们,特别是各位外国媒体朋友到山东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和体验这样的发展变化。展望新征程,各位代表充满坚定信念、充满必胜信心,将和1亿山东人民一起奋斗,认真履行党代表庄严神圣职责,以实际行动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山东发展更好、贡献更大更多。
下面请河南省代表周霁同志作介绍。
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谢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河南的关心支持、监督帮助。河南省代表团共有66位代表,有来自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下、黄河岸边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有来自公司制作经营一线的能工巧匠和经营管理者,有来自学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和专家,还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大家肩负着全省600多万名党员的重托,也承载着1亿河南人民的期盼。
与会代表认真学习讨论了习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大家亲眼所见、亲手触摸这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感到由衷自豪和骄傲,这一切根本在于“两个确立”。奋进新征程,大家更有底气,也更有劲头。
我们全团代表一致认为,二十大报告是一个举旗定向、引领复兴、兴党强国、执政为民的好报告。大家完全赞同、坚决拥护这个报告。
河南将牢记习殷殷嘱托,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在中部崛起中我们肯定交出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时代答卷。谢谢大家!
下面请湖北省代表团许正中同志作介绍。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湖北代表团的有关情况。我们湖北代表团共有63名代表,来自全省各条战线。他们中有身患渐冻症、仍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有17年坚持爱心助学、筹资3000多万元帮扶了4600多名贫困学子的“英子姐姐”刘发英,有为国争光、永不言弃的女足运动员、“铿锵玫瑰”王霜。
这几天,湖北代表团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家一致表示衷心拥护,完全赞同。我和一个年轻的基层代表在一块儿交流的时候,他讲了几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新时代是我们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生在这个时代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我们唯有尽最大的努力,交最优的答卷,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自己。”谢谢!
下面请湖南省代表团杨浩东同志作介绍。
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湖南代表团杨浩东。湖南代表团共66名代表,来自全省各条战线。这几天湖南代表团认真学习、热烈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好报告,从中看到了团结振奋的党心军心民心,看到了百年大党的自信自立自强,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我们来自“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的一名代表带来了基层群众的心声,他说:“跟着,中国人民有福气;跟着,世世代代有福享。”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报告为我们擘画了新时代的发展蓝图,特别是提到要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这是湖南的利好消息。大家都表示,一定牢记“三个务必”,全面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湖南力量。
下面请广东省代表团张虎同志作介绍。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感谢大家对广东的关心关注。广东团共有代表68名,其中26名来自生产和工作一线。连日来,代表们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受鼓舞、深感震撼,一致表示完全赞成和拥护报告。大家对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感到无比骄傲、无比自豪。广东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生动缩影。这十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连年跃升,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7万亿元,去年跃升到12.4万亿元。
代表们在讨论时说,最难忘的是对广东山高水长的关怀厚爱。代表们回忆起与广东群众亲切交谈的情景,对给予广东父老乡亲和山山水水的深情牵挂历历在目、深受感动。
紧跟、奋进新征程,是大家的共同心声。代表们说,赋予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的历史机遇,大家感到身上沉甸甸的使命责任。大家都表示,要牢记的殷殷嘱托,奋力实现赋予广东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辉煌的使命任务,把、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我就介绍这么多。
下面请广西代表团孙大光同志作介绍。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
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广西代表团的学习讨论情况。广西代表团共有49名代表,大家完全赞成和拥护习所作的报告,代表们在热烈讨论中,由衷表达了全区253万党员和5700万各族人民紧跟、奋进新征程的共同心声。
17日上午,习亲自参加广西团讨论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了“五个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这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最精准的解读、最权威的辅导。当天晚上,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进行了深入学习。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的重要讲话精神,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以实干实绩实效回报党中央和的关怀厚爱。谢谢。
下面请海南代表团沈丹阳同志作介绍。
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沈丹阳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以这样的方式跟大家进行交流。海南代表团是相对规模比较小的代表团,只有25位代表,但是海南代表团很有特色,我们有来自“南繁硅谷”的科技尖兵,有来自翱翔蓝天的功勋机师,还有来自离岛免税店的金牌销售,还有海南自贸港新战线的成员。
这几天海南代表团所有代表都激情满怀,热情地参与讨论、发言。大家高度评价、高度赞同、高度拥护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让大家振奋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和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代表们相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科学指引下,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中,我们将更自信自强、团结奋进,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将早日顺利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谢谢!
7位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刚才作了介绍,下面我们就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国际商报记者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推出一系列营商环境改革领跑工程。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具体有哪些举措?另外,当前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进展怎么样?下一步还有哪些重点工作?
谢谢,我来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2020年6月1日开启的。今年4月份习到海南考察时以“进展明显”肯定了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自贸港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三张“零关税”清单、“两个15%”所得税等180多项细化政策措施落地实施。
第二,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过去三年海南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利用外资过去三年平均每年增长80%,外贸平均增长50%。外向型经济有多项指标走在了全国前列。
第三,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地增强。过去五年海南新增的市场主体超过了之前30年的总量,其中去年和前年两年新增了100万户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的增速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已经连续31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第四,自由贸易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海南确定了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作为四大主导产业,这四大主导产业的增加值已经占海南经济增量的80%以上。过去海南的经济主要是靠房地产拉动的,现在这个情况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海南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和自贸港的进展为何会有如此的变化和速度呢?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营商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三个明显的优化:一是政府的办事效率显著提升;二是要素供给明显加快;三是法治保障能力更强。比如,我们采取“极简审批”、“一枚印章管审批”等制度改革,全省政务网办率已超越90%;我们创建了“机器管规划”和“土地超市”等新制度,有效解决了“项目等土地”的难题,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正在抓紧研究怎么样快速推进自贸港建设的政策措施。现在初步考虑是要做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方面是要紧锣密鼓争取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海南全岛封关运作,也就是要在海南全岛全方面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制度。这是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海南目前列为“一号工程”的自贸港建设重点项目。我们制定了“三张清单”的工作规划,即项目清单、任务清单、压力测试清单。另一方面是要继续聚焦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强化制度集成创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获得新成效。谢谢!
中国教育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河南省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广东省区域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一直排在全国前列,请问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河南和广东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安排?
感谢记者朋友不仅关注沿海,对内陆省份的创新工作也给予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部署,而且单列一个部分,我们非常振奋。去年以来,河南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首位战略”,创新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最强音、主旋律。说到工作和正在取得的成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是我们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就是聚焦新型研发机构这个定位,设立了基础学部、产业学部、未来学部,同时创新实施“以实验室办院、以研究所办院、以产业研究院办院”模式并赋予其独立法人资格,赋予首席科学家决定性的技术路线平方公里内,推进创新链系统性布局。已有8家省实验室挂牌运行,新组建6个研究所、25个省产业研究院、21家省中试基地,还有12家省创新联合体。
二是实施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我们打出了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的“组合拳”,推出50项改革,出台10个方面配套政策,加快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已经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大家熟知的,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新冠肺炎的小分子口服特效药阿兹夫定,就是在我们河南研发、在我们河南生产的。
三是引育并举汇聚一流创新人才。我们出台了“1+20”人才政策,加大力度建设人才公寓,为各类人才提供一流的工作、生活环境。去年我们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950人,今年前9个月已引进3055人,其中包括全职引进3名院士。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加快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河南力量。谢谢记者朋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广东创新的关注。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广东始终牢记的重要指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力推动创新工作。广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排在全国第一。有几个数据给大家介绍一下,2021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4002亿元、研发人员超120万人、发明专利有44万件,这些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我们主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上下功夫。省里每年都高规格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出台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创12条”等。在今年召开的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广东的创新在新的高度上立起来强起来,深圳就是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一个典型例子。
二是在着力布局建设战略科技力量上下功夫。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这两大国之重器顺利运作,东莞散裂中子源一期顺利建成并在前沿科学和产业急需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集聚了一大批两院院士和高水平领军人才。我们还加快人才强省建设,加快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三是在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上下功夫。大家知道,广东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强是我们很大的特色。目前我们有四个90%,我省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广东涌现出华为、格力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四是在着力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上下功夫。我们率先探索财政资金过境支持港澳机构开展研究,积极与港澳共建科研机构、高校和孵化基地,探索接轨国际的科创机制,汇聚世界顶尖研究团队。比如华南国家植物园,与80个国家的有关机构进行了密切的科技交流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习去年在山东考察时,勉励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请问山东是如何落实这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实现创新发展的?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感谢所有媒体朋友对山东的关心关注。山东北靠京津冀、南依长三角、内联黄河流域9省区、紧密联结大湾区、服务全国各地,区位重要、使命重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山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奋力“走在前、开新局”。
首先,着眼国家所需、山东所能,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概括讲是“三句话、九个字”:第一句话是“扬优势”,着力发挥自身九个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苦练内功、强化优势来服务和融入。第二句话是“强融入”,更大力度融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更加广泛与日韩、中东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通过更高品质开放合作来服务和融入。第三句话是“双发力”,在需求侧实施“十大扩需求”行动,在供给侧发展“十强产业”,通过供需两端同向发力、拉通联动全国产业链来服务和融入。
第二,着力抓住四件大事,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一是深入实施“十大创新”计划,通过十个方面具体创新带动全方位创新,形成集成创新优势。二是用更好一点、更优一点的政策创新营造人才环境,用制度机制创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用各种政策包创新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在山东蓬勃发展,形成创新高地。三是制定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具体实施措施,把中央给山东的政策优势全面转化成创新发展优势。四是集聚各方面科研力量,着力自主创新,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等各方面更好作出山东贡献。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一是制定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规划,我们将把这个规划真正一步一步、一件一件事情落在地上。二是强化系统治理,加强堤坝、河岸维护,铸就黄河长久安澜;把节水放在首位,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做综合节水示范工程的表率,做黄河流域绿色生态廊道的表率。三是把前两个“走在前”汇聚的能量、优势、项目,集中落到沿黄9市25县,来推动沿黄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四是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体现在人民群众得实惠上,用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检验我们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富裕”。
欢迎大家关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和山东的“走在前、开新局”。谢谢!
中新社、中新网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湖北要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必须以产业为支撑,请问湖北有哪些优势产业,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5次考察湖北,参加全国人大湖北代表团审议,赋予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历史使命。湖北坚决贯彻落实的重要指示精神。正如这位记者所讲,要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没有产业的支撑是不行的。所以湖北按照的要求,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着力优化体制机制,推动湖北由产业大省迈向产业强省,为加快建成支点、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夯实我们的产业支撑。
具体来讲,湖北有五大优势产业:一个是光电子信息产业。我们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器件生产基地和光通信技术的研发基地。我们长飞光纤的董事长非常自豪地讲:“我们不光饭是中国的饭,这个碗也是中国的碗。”现在武汉“中国光谷”的名头越来越响,名片越来越亮。
第二,我们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湖北的汽车工业基础非常雄厚。我们现在也正在加快打造万亿级汽车工业走廊。去年湖北的汽车产业营业收入占到全国的8%,新能源汽车去年同比增长了3.8倍。这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第三,我们的生命健康产业。湖北医疗资源、医疗设施、医疗技术都有显著优势。这个产业目前年产值接近6000亿元。
第四,我们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现在像数控设备、重型机床、激光加工设备这些也都是在国内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第五,我们的北斗产业。湖北现在北斗的核心产业、关联产业加起来占到全国10.6%,全国这个领域14位两院院士有9位都在武汉。
现在我们省里面将进一步完善工作的推进机制:由一名省级领导挂帅、一个职能部门牵头、一个专家团队来服务、一个定制的政策来帮助,还有一个是工作的执行团队。
下一步,我们还要在几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推进政产学研贯通协同。现在我们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好湖北科教人才优势。二是要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热带雨林式的企业发展生态,来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三是组建企业的协作联盟,推动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嫁接、上下游协作、大中小企业配套。四是抓好项目的牵引。要引进一些头部企业,培育一些“链主”企业,还要储备一些单项冠军企业,这样来增强我们优势产业的发展后劲。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湖南有哪些经验?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有哪些考虑?
谢谢您对湖南的关心。2013年11月3日,习深入到湖南十八洞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中国的精准扶贫大幕由此拉开。湖南扛牢首倡地的政治责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682万贫困人口、50余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原来周立波先生写过一本很著名的小说叫《山乡巨变》,反映了新中国土改以后湖南农村的变化。如今三湘大地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称之为新的“山乡巨变”。
十八洞村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的样板,写进了《中国简史》。我们由此探索出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是“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模式。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每个县打造2-3个带动能力强、有特色的产业,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我们解决了356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二是我们探索出“1143”劳务扶贫的新路子。第一个“1”,就是构建一个组织领导推进机制;第二个“1”,就是搭建一个信息平台;所谓的“4”,就是抓实精准识别、对接、稳岗、服务这四个环节;所谓“3”,就是压实任务、责任、服务三个环节。通过劳务扶贫我们解决了220多万人的贫困问题。
三是我们探索出了“两免一基”小额扶贫贷款的新路子。扶贫工作难度大的原因是贷款难、贷款贵,所以我们探索出了一个为农户量身打造的“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小额扶贫贷款新路子。通过这个路子,实现了农户贷款不再难、不再贵。累计贷出近300亿元,带动了240万贫困人口脱贫。
四是我们探索出了“五建五销”的消费扶贫的新路子。简单来讲,就是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线上销,建立消费扶贫联盟带动销,建立示范中心集中销,建立专业载体平台销,建立媒体矩阵引导销。这样销售的效果特别好,有的农产品成了受追捧的对象。2020年我们通过“五建五销”,销售了近190亿元的农产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全新的部署。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继续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努力争取在乡村振兴中再走到前列。谢谢!
越南国家电视台记者
广西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窗口,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广西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取得新的发展。请问广西如何利用自身与东盟合作的独特优势来寻找新的发展路径?谢谢。
谢谢这位越南记者的提问。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交流交往密切。广西开放优势独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2017年,习视察广西时勉励我们,“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去年视察广西时又叮嘱我们,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这次参加广西团讨论时又要求我们“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十年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走深走实。到目前为止,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9届,服务范围也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同时“南宁渠道”影响力持续扩大,东盟连续22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我们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贵港港成为珠江水系首个吞吐量达到亿吨的内河港,梧州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过货量已经连续两年突破1.5亿吨。我们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开工建设的高速铁路超过800公里,高速公路超过5000公里,北部湾港开启通航30万吨级巨轮的历史,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600万标箱,海铁联运班列突破6000列。
今年8月28日,在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鼎力支持下,“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开辟珠江—西江第二个入海航道,也将结束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通航入海的历史,对于西江中上游地区来讲,将缩短入海航程约560公里,对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将以对历史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平陆运河,统筹运河经济带建设,努力把它打造成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为开放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支撑。
这次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又特别提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这对广西是重大利好。我们将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战略牵引性工程抓紧抓好,持续深入实施大能力运输通道建设等四大行动,积极促进新通道沿线交通、商贸、物流、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力,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加快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真正把区位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通过高水平的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长江共抓大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深入人心,成果显著。我的问题是,作为黄河出海口的山东省,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湖北省,以及“生态立省”的海南省,在探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创新发展?
谢谢提问。黄河从河南进入山东菏泽,流经山东628公里,在东营进入渤海。山东是黄河的入海口,通俗一点说,山东在黄河流域的使命责任,一是保黄河安澜,二是保黄河水量,三是保黄河水干净,四是保沿黄人民群众日子好、地方发展好,五是保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好。
习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刚才有记者提到,2021年10月,习在山东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察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近年来,山东在这方面主要做了这样一些工作,抓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第一个关键,用系统观念进行流域系统治理。三年来全省投入1300多亿元进行堤坝建设、河道治理、防洪减灾,确保黄河的安全和安澜。坚持排污、降碳、控肥一起抓,水、大气、土壤一起管,改善黄河流域的环境质量。把节水放在首位,大力实施节水工程,农用节水5亿多方,万元GDP用水量比2019年下降了22.8%。大力实施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工程,湿地面积达到了1130平方公里,比过去增加了20%。俗话说“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目前,黄河三角洲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71种,增加了184种,相当于增了1倍,现在黄河三角洲是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显示了生态保护、环境改善方面的成效。
第二个关键,用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几年,山东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壮士断腕”,关停“散乱污”企业11万家,化工园区从199家减到了84家,这84家正在向高端化工集中转变,煤炭消费下降13.8%。同时,以火电为主的能源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风电、太阳能快速发展,生物质电能、水电作为补充,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万多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6.8%。
第三个关键,突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60万黄河滩区居民搬迁实现了“安居梦”,251.6万省标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沿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乡村“五大振兴”正在让每一个乡村变得更美更好。
第四个关键,推进文化“两创”,讲好黄河故事。实施了山东文脉工程,编辑出版了儒学经典古代版本最全的《儒典》,启动编纂《齐鲁文库》。倡导美德健康新生活,以美德山东推进信用山东建设。实施“山东手造”工程,让老百姓通过自己的手造工艺再获得一份收入,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山东智造”工程,推出更多数字化的文化产品。建设沿黄自驾游文化体验廊道,让“沿着黄河遇见海”成为“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的一张亮丽名片。
第五个关键,大力推进和沿黄各省区合作。开展了100多个合作事项,在产业、创新、科技、港口、文化等方面形成很好的合作态势。
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我们将按照和党中央的指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做好、做扎实,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谢谢!
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长江在湖北境内有1061公里。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扛起生态大省的政治责任。
主要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源头治理。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破解“化工围江”的问题。我们在长江沿岸整治了12000多个排污口,并且持续跟踪。同时我们狠抓水污染治理,累计关改搬转化工企业443家。现在长江干流湖北段的水质保持在II类,丹江口水库水质始终保持在II类以上,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湖北率先实行了五级河湖长制、林长制,我本人也是湖北第三大湖泊长湖的湖长。我们要定期巡湖,而且还用上了无人机监控、红外遥感,水质一有变化马上可以反应出来。我们还落实“十年禁渔”政策,过去的捕鱼人现在变成护鱼人,过去的砍林人变成护林人。这里介绍几个数字,我们推进岸线整治,修复山林湿地,造林绿化84万亩,整治修复废弃矿山327座,建成国家湿地公园66个。
三是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协同推进各项工作,推动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绿色环保意识的提升。现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落户武汉,已投入运营。
下一步,省里确定了以统筹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明确“底图单元”,制定安全管控的“负面清单”,统筹上下游,协同左右岸,联动干支流,加快建设“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保护好海南的生态环境,是习交给海南的“国之大者”。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几年前,省里就提出“两个一流”的工作目标,一是生态环境质量要保持全国一流水平,二是生态保护工作要争创全国一流水平。几年过去了,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两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海南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好上加好。举个例子,比如说PM2.5浓度,全省平均水平十年前是每立方米25微克,去年下降到13微克,再过几年我们可能就降到个位数了。再比如海南全省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一直保持在99%以上的水平。
海南既是自贸港,还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生态文明的创新发展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持续滚动推出了6项标志性工程。
第一个工程是建设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去年正式挂牌,是全国5个首批国家公园之一。第二个工程是建设清洁能源岛。现在我们的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已经占到了70%以上,清洁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全国第一,现在已经接近10%。第三个工程是建设零碳示范区。在海南博鳌东屿岛建设的这个示范区进展顺利。第四个工程是全省禁塑,也就是禁用塑料。第五个工程是全省推广装配式建筑。已经连续4年承建面积翻番。第六个工程是实施“六水共治”工程。这项工作进展顺利,并且前景可期。
接下来,海南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让海南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让生态环境成为海南子孙后代的金饭碗。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我的问题请张虎代表回答。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引起海内外强烈反响。面对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广东是如何协同港澳高水平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一步还有什么工作计划?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关心和关注。大家知道,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包括广东珠三角的9个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广东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携手港澳推动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一是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以珠三角为主阵地、全省全域参与大湾区建设的工作格局。二是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与港澳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大湾区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为“四个新”:
一是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7年大湾区经济总量是10.2万亿元,2021年跃升到12.6万亿元,以不到1%的国土面积创造出全国约11%的经济总量。目前在大湾区有世界500强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5.7万家,大湾区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是科学技术创新迈出新步伐。我们加快大湾区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强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将大湾区内地1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面向港澳开放,与港澳建立联合实验室20多个,加快推进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近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世界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二。
三是软硬联通取得新进展。硬联通就是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成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积极推进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基本形成了“1小时生活圈”。大湾区机场旅客吞吐能力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软联通方面,主要是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聚焦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比如我们对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一天办结”,现在已有1万多家港澳企业通过便利途径实现登记备案,还有31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获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
四是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目前,在横琴合作区内工作的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双15%”税收优惠政策顺利落地。前海制度创新成果显著,在全国复制推广案例65项。南沙开发开放的各项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总之,三个平台发展生机勃勃、前景无限。
接下来,我们将始终牢记的嘱托,携手港澳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人民日报社记者
习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请问广西将如何贯彻落实好的重要指示?如何开创好这个新局面?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感谢您对广西的关心关注。习对广西这片热土始终念兹在兹、寄予厚望。十年来,广西各项事业最鲜明的主题主线,就是把党中央和的关心激励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我们举全区之力决战脱贫攻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的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发展动力活力持续迸发,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政治生态持续向善向好,可以说过去的十年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2021年,广西的经济总量比2012年翻了一番还多,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2年增长0.9倍和1.4倍。
这次到广西代表团参加讨论,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领袖嘱托,感恩奋进,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科教振兴,着力补齐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短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二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合作,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对接长江经济带、对接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三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广西、生态文明强区和文化旅游强区,筑牢祖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
四是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大好局面,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
五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高水平党建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
总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要求,凝心聚力建设好新时代壮美广西。我们也坚信,新时代壮美广西一定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前一段时间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麓山之歌》,是以湖南装备制造业为原型创作的。请问湖南代表团杨浩东代表,湖南的制造业是如何开创新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谢谢你的提问,这部电视剧拍得不错,希望大家看一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就推动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系列重要论述。2020年9月考察湖南时,要求把湖南打造成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湖南坚定不移认真落实指示,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麓山之歌》这部电视剧实际就是这一历程的真实写照、生动写照。
现在的湖南,每10秒钟就能生产一件铝轮毂,每80秒钟就能生产一台发动机,每5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挖掘机。
湖南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可以用三组词来概括:
第一组词:集群成链。我们着力培育壮大湖南钢铁、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车株机等世界级领军企业,打造机械制造、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三大世界级产业,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5强湖南占2席,长沙被誉为“工程机械之都”。在轨道交通的重镇株洲田心,用“一盏茶”功夫,就可以将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在方圆5公里范围内集齐。
第二组词:科技赋能。我们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来推进智能制造。创建长株潭国家区域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了“1个国家级+11个省级”的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我们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七大计划”,攻克了国内技术空白200多项。源自湖南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轨迹等核心技术,彰显了“中国高度”;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最长臂架泵车、最重吨位履带起重机,彰显“中国强度”;参与研究的轨道交通605公里的试验时速,彰显了“中国速度”;海牛二号深海钻机在2000米海底打下231米钻孔,彰显“中国深度”。
第三组词:厚植沃土。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立了省领导联系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链长制,出台了《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实施“万名干部联万企行动”,整个制造业发展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我们让企业家站C位、唱主角,受尊崇、获表彰、得支持,企业的发展劲头和信心越来越足。
湖南的制造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离习的期望、离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湖南制造业的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湖南力量。我们坚定地相信,并且我们一定能做到,会把新时代湖南制造业的“麓山之歌”唱得更响。谢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们知道河南是农业大省,素有“中原粮仓”之称,请问河南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谢谢农民日报记者对河南的关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习每次视察河南,必访农户、必看农业、必讲粮食。河南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已经连续5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300亿斤,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以上的小麦。我们不仅解决了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向全国输出原粮和制成品600亿斤以上。
今年我们夏粮喜获丰收,产量762.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再次发挥了中原粮仓“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现在秋收已进入尾声,可以讲丰收已成为定局,我们完全有把握今年粮食总产再超1300亿斤。秋种进展顺利,到11月初秋种可全面完成,小麦播种面积会突破8500万亩。
我们有几项工作可以给记者朋友们介绍一下:
一是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让耕地的数量不减、质量提升。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这在全国处于第二位,更多的“望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我们正快速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组建了神农种业实验室,同时加快推进“中原农谷”建设,引进各方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现在种业发展非常快,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7%以上,我们要让种子这个农业的“芯片”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二是深耕市场和加工两大领域。以“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为抓手,树牢大食物观,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让“小农户”牵手“大市场”,提高种粮比较优势。在这方面,现在河南主粮产业化率在65%以上,粮油加工转化率超过80%,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万亿级产业。各位记者朋友们,市场上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都是河南生产的,你们家厨房里和餐桌上都会摆上河南的优质粮。
三是激发抓粮和种粮两个积极性。只有种粮可增产、农民能增收,粮食才可持续安全。我们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惠农惠民政策,完善省级粮食补贴政策,今年106.6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7.2亿元种粮补贴资金都发放到了农民手中。我们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比如强筋小麦,一斤就可以多卖一毛钱,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们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现在已有12.5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覆盖农户超过1570多万户,让打工在外的农民种粮更省心。全省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政策实现了全覆盖,让种粮的农民吃上“定心丸”。
河南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我们要继续认真打好,按照对河南提出的“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等重大指示要求,加快建设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努力让国人饭碗里装上更多的优质“河南粮”。谢谢大家!
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感谢7位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集体采访到此结束,也欢迎各位参加今天晚上将举行的集体采访。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