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季报,徐工机械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30.51%;三一重工则下滑23.43%,远超半年报13.12%的下降幅度。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三一重工通过变更会计政策使三季度增加了4.7亿元利润。令人担忧的是,在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徐工机械依然在大手笔对外投资,其今年对外投资额已超过前三季度净利润;而三一重工受困于此前大举扩张的不利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居高不下。徐工三一,齐陷业绩泥潭。
10月中徐工机械的解禁市值最大,在10月12日迎来10.1亿股的股改限售股份和非公开增发股份解禁,解禁总市值达到108亿元。一位长期研究限售股的研究员指出,对于徐工机械而言,其控制股权的人背后的控制人为徐州市政府,其减持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该股近期的走势不佳,该股延续节前低迷态势,9月份最大跌幅达到12%,今年以来最大跌幅达到40%。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沪深两市企业纯收入能力大减。其中,工程机械类整体走弱尤为明显。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徐工机械,自去年以来,股价已跌去近四成,中期净利润同比大幅度地下跌29%,公司运营进入阵痛期。有深圳股民向抱怨,29元买入的徐工机械现已跌至不足11元,高达六成的亏损幅度令其后悔不迭。股民的满腹郁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徐工机械面临的内忧外患。。
据wind数据统计,自2011年10月以来,包括徐工在内的6家工程机械企业合计发行公司债规模达183.7亿元,其中三一和徐工发债额较高,分别发行78亿元和65亿元,两者合计发债金额占全部6家企业发债总额的78%。所发公司债均为5年内的中期债券,发债所募资金均用于偿还银行借贷和补充流动资金。徐工总额56亿元发债规模中首期30亿公司债所募资金,13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另外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徐工表示,未来对流动资金的需求较大,仅依靠自身经营积累难以满足。
机械制造巨头跨界稀土领域。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徐工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出资4.9亿元参与设立赣州稀土收储有限公司,其中,徐工占股49%。公告显示,这家收储公司注册投资的金额10亿元,除徐工投资的4.9亿元外,赣州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赣州宏泰公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也将分别出资4.6亿元和5000万元。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本次徐工投资的4.9亿元来自母公司,同一公告显示,徐工将向徐工投资增资4.9亿元。
我国首次国家稀土战略收储工作已经启动,本次收储将利用国家财政资金通过公司进行收储,收储侧重南方重稀土。据公开资料,徐工机械首次收储涉及南方7省,又以江西和广东两省为主。收储企业中,包钢稀土和五矿集团是江西稀土整合的重要参与者,广晟有色与五矿集团是广东稀土整合的重要参与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徐工机械解释称,由于稀土资源的稀缺性、应用的广泛性且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供应量的独特地位,投资设立收储公司将拓展公司营业范围,提升公司在资源领域的知名度,“有望实现丰厚的投资回报”。
徐工机械将分别对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增资50000万元、对徐工重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增资4000万元、对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增资6000万元、对徐工特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增资7600万元、对徐工物资供应有限公司增资4100.2万元。此外,拟以现金出资1亿元设立徐州徐工国际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海外生产制造、海外投资和管理、国际仓储物流和服务等业务。上述6个项目共计涉及资金8.17亿元。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巨头徐工集团与全球混凝土机械领军企业德国施维英公司举行股权合作项目交割仪式,由此,徐工集团拥有施维英公司52%的股权.这是徐工集团继成功收购德国FT(Fluitronics)公司、荷兰AMCA公司后,进行的又一国际并购项目。 按照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的说法:“交易价格不贵,非常便宜。”
10月27日,徐工集团矿山机械设备制造生产基地及配套项目在迁安市正式签约,这是装备制造业“龙头”徐工集团在华北地区唯一的投资项目。“徐工集团迁安项目最重要的包含大型矿山机械制造基地、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矿山机械研究分院、工程机械商贸城以及该项目配套的人才公寓等,项目总投资30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投产后实现出售的收益50亿元,利税7.5亿元。”
徐工机械是典型的国企,在行业里不是特别突出,在市场中随波逐流,对于徐工这些投资动作,有很大的可能是公司此前的规划,也有一定的可能是效仿同行的一些举动,不过,国企的通病如激励不够导致其反应较慢,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够强。
徐工机械上半年信用销售占收入比重约40%-50%,其中融资租赁占整个出售的收益比重30%左右,分期付款占比约15%-20%,银行按揭占比在5%-10%。随着应收账款的大幅度的增加,公司面临信用风险将加大,也给未来销售增长带来压力。
当前国内稀土市场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将在短期内影响终端对稀土的需求量,徐工机械不务正业参与稀土收储,前景难以预料。
徐工,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人物,渴求发行H股融资却未能成行,试图通过信用销售抵消下游需求的萎缩不见效果,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拖累资产质量仍旧存在,徐工依然停止不了扩张的步伐。这样一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徐工。而徐工长期资金市场的糟糕表现,似乎并没有令其资金“饥渴”,在资金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徐工依然拿出大笔真金白银对外投资,跨界经营。这不禁让我们质疑:徐工,你怎么了?